□ 钱会南 高嘉骏 北京中医药大学
北京中医药大学
脾胃是“枢轴”的学理依据
王老认为,中医学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,但它又以研究人体生命规律为主旨,在关于“神”的理论中,既有医学特点,又明显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。
1.脏腑与神志关系理论的特点
整体协调思想:“神”是藏象理论的内容之一,而藏象理论正是将人的形体和功能(包括神)分别归入以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为中心的“象系统”之中,各系统之间构成了整体协调的关系。“神”作为生命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,既是由五脏精气所化生,又同样具有整体协调的特点,这个特点反映在《内经》心主神和五脏藏神两种不同的理论之中。
心藏神: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心者,生之本,神之变。”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”等记载,均指出神出于心,甚至将心作为人体精神心理活动的代称,而形成了“心主神”的理论。而这个理论是以整体协调为前提的,虽然强调“心”,也只是说明其在脏腑协调关系中地位重要,心与神不仅不能脱离整体存在,甚至《六节藏象论》还申明“十一脏皆取决于胆”;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还说肝主谋虑、胆主决断,“凡此十二官者,不得相失。”即各脏腑之间的整体协调关系,不能破坏,才是一个健康的人。
五脏藏神: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、《灵枢·本神》、《灵枢·九针论》等篇均指出:心藏神、肝藏魂、肺藏魄、脾藏意、肾藏志。因五脏分别藏有不同的神,所以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称“神脏五”,后世又称五脏为“五神脏”。在这里与魂、魄、意、志四者并列之“神”,并不是对神的总概括。五神分藏于五脏,各神之间同样是整体协调而不能单独存在的。《本神》所谓“两精相搏谓之神,随神往来谓之魂,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,心有所忆谓之意,意之所存谓之志”正反映了这一学术特点。
重“中”思想:重“中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,医学里“心主神”理论的产生与确立,与这一思想有密切关系。即认为心脏位居人体亦即五脏之正中,是“君主”的位置,因而有主神的重要功能。如《文选·汉·王子渊·四子讲德论》:“君居中心,臣者外体”。《说文解字》释心时云:“人心,土脏,在身之中。”《礼记·月令》、《吕氏春秋·十二纪》皆称中央土,“祭先心。”孔颖达疏:“中央主心,”并以心脏解剖位置居中作释。出于心位居中央的认识,因而将其列为五脏之先,并
王老认为,关于五脏所藏五神,何神为“中”的问题,文献少有明确记载,但上述心之所以为君而主神,与其位居中央而属土有极大关系的观点,则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启示。
脾胃为中土是诸脏之“枢轴”
王老认为,脾胃在五行属土而位居人身中央,在《内经》所确立的中医理论中是十分明确的,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,也毫无疑意。而其所以重要,表现在两个方面:其一,脾胃是“后天之本”,气血化生之源,灌溉滋养周身,《内经》谓:脾为“中央土,以灌四旁”,“有胃则生,无胃则死”。其二,也是近百年来常被忽视,但却至为重要的:脾胃居中央,是生命活动(气机运转)的“枢轴”。五脏之气协调通畅,升降出入正常,人体则健康,若运转失调便是病理。五脏之气运转有其基本规律,《素问·刺禁论》作如下表述:“肝生于左,肺藏于右,心部于表,肾治于里,脾为之使,胃为之市。”在四脏之气的升降出入的运转之中,脾的作用是为之使役、协助,胃的作用是使之畅通无阻。后世也有“肝从左升,肺从右降,心火下降,肾水上升”的解释,同样是以脾胃作为四脏升降的枢轴。如元代超然王吉昌《全真集·水火升降因土》云:“四象五行全籍土,谓坎离不得戊已中气往来升降,终不生产神丹矣”。清代黄元御《四圣心源·劳伤中气》谓:“中气者,和济水火之机,升降金木之轴,道家谓之黄婆。婴儿姹女之交,非媒不得,其义精矣。”清代张琦《素问释义·玉机真脏论》注云:“五脏相通,其气之旋转本有一定之次……其左右之行,则水木左升,火金右降,土居中枢,以应四维。”“中枢旋转,水木因之左升,火金因之右降。”
王老认为,相关文献足以说明,脾胃在五脏整体协调关系中,起着“枢轴”的作用。基于五脏皆藏神,以及脾胃是五脏之气协调通畅、正常运转枢轴的结论,我们认为:“五脏藏神,脾胃是枢轴”的命题可以成立,并且应得到与“心主神”同样的重视,而加以深入研究。